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青久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亚洲无码久久精品视频_熟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半個世紀癡迷“膠東之花” 一生情緣不忘“戲比天大”72歲的膠州茂腔名家張梅香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推薦人選

來源: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更新時間:2024-03-03 10:10  

青島晚報2024年03月02日版面

半個世紀癡迷“膠東之花” 一生情緣不忘“戲比天大”

72歲的膠州茂腔名家張梅香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推薦人選

在專訪中跟晚報記者講述她的演藝之路:傳承永遠在路上

張梅香老師給學員示范茂腔《趙美蓉觀燈》演出的動作。

張梅香教市南小區(qū)茂腔社團的學員基本演出動作。

張梅香從藝46年匯報演出《羅衫記》時的場景。

張梅香與恩師曾金鳳的演出及日常合影。

張梅香回憶與丈夫徐增亮探討茂腔劇的細節(jié)。

張梅香手捧榮譽獎杯。

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臺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這樣的描述,是群眾對于茂腔這種地方戲曲的癡情。在膠東半島,張梅香與茂腔結緣半個多世紀,幾經歲月的洗練,讓她和角色融為一體。戲中人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讓觀眾的心隨著旋律穿梭,沉浸在那悠揚的古韻之中。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全國共有958人入選,其中山東省44人,膠州市茂腔名家張梅香(張美香)上榜。近日,青島晚報全媒體記者對張梅香進行了專訪,分享她的藝術旅程和對茂腔傳承的獨到見解。

機遇

19歲進劇團學唱茂腔

被譽為“膠東之花”的茂腔,又稱“肘子鼓”,是流行于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據說是因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jié)奏演唱而得名。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州”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將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這種唱腔,當地群眾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后來定名為茂腔。2006年,茂腔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是那種為文藝而生的人。從小喜歡唱歌跳舞,在學校是文藝骨干。”3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張梅香的家中,她拿起一張張珍藏的老照片,感慨萬千。從19歲進劇團學唱茂腔,到成為青島茂腔劇團的臺柱子,到被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的省級傳承人,五十多年來,張梅香在茂腔中表演過孟姜女、小銀環(huán)、才女等形象,無論扮演哪個角色,從形體、唱腔都表演出了這些角色的特點,在一招一式、一腔一句的磨礪中成就了一段梨園佳話。

張梅香中學一畢業(yè),就進了工廠干臨時工。1970年,膠州劇團招生,她聞訊趕去報考,被當時的主考之一、后來成為茂腔國家級傳承人的曾金鳳老師選中。“開始只是練功,練嗓子,接著學唱40分鐘左右的小戲。”張梅香與記者侃侃而談,因為自身條件不錯,加上老師的悉心教授,張梅香逐漸在劇團嶄露頭角。

在漫長的茂腔藝術傳承之路上,張梅香心中永遠銘記著一位至關重要的恩人,就是她的老師曾金鳳。恩師的教誨和指引,對她的茂腔傳承之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張梅香的家中,墻上顯眼地掛著她與恩師演出的一張張合影,她從里屋拿出泛黃的照片,向記者講述了那些年創(chuàng)作一部部茂腔劇的激情歲月。

梳著兩個辮子,身著彩色的方格衣服,內襯白色襯衣領翻出來的女子,這一經典形象,便是從豫劇移植過來的大戲《朝陽溝》中塑造的主角小銀環(huán),也是一部反映當時國家支持知識青年下鄉(xiāng)鍛煉的茂腔劇。據張梅香回憶,這是1976年劇團接到去駐青部隊演出的任務。其中,劇情塑造的關鍵人物小銀環(huán)生活在城市,不習慣農村生活,在經歷了很多磨難后,憧憬著建設新農村的故事。

“演出是自己的內心戲,這部劇我也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表演。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從背臺詞,到唱腔的逐字逐句推敲,到一舉手、一投足、一個身段、一個眼神的反復琢磨,通過恩師曾金鳳和自身的努力,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表演出來了,這也是我的成名作。”由于張梅香從小生活在農村,對于劇情中要表演的挑水、鋤地等勞動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演出大獲成功,那時候一出門,大家就叫她“小銀環(huán)”。在駐青部隊演出結束之后,張梅香又被邀請到青島工人文化宮、滄口劇院等多個劇場,連續(xù)演出了兩個多月,場場爆滿,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爆場景。

挑戰(zhàn)

茂腔藝術走出國門

成為名角之后,張梅香更忙了,演出、排練把她的生活占得滿滿的,連戀愛、結婚也被拖延了下來。她結婚時己經28歲,在同齡人中屬于比較晚的。幾個月后,她懷孕了,直到孕期6個月時,張梅香依然活躍在舞臺上。1979年,孩子出生后僅56天,張梅香就又上班了,緊接著排練茂腔傳統(tǒng)大戲《牛郎織女》。這一次是緊急任務,十天要排練出來,她既要背詞、又要表演,還要給孩子喂奶。

“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交給我,還有其他老師包教包會。”當時恩師曾金鳳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一字一腔、一招一式,從抬步、水袖,再到韻白,曾金鳳手把手,口型對口型教張梅香。為了培養(yǎng)青年和接班人,曾金鳳爭分奪秒,中午也不回家休息,一碗白開水,一份蘿卜咸菜,一個杠子頭火燒,就是她的一頓中午飯。最終在舞臺上,師徒二人,摸爬滾打,成功拿下了這部經典劇。

《牛郎織女》在膠州人民劇場演出后大獲成功,再次激發(fā)了張梅香和劇團上下的創(chuàng)作激情。接著,他們又排出了茂腔大戲《孟姜女》《莫愁女》等,一天兩三場在膠州人民劇場演出。除了劇場演出,劇團更多的時候要下鄉(xiāng)到村鎮(zhèn)為農民群眾送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演出車,我們一般是坐拖拉機下去,臨時搭個臺子就唱,但演出服裝是要穿的。最難的是冬天,還記得有一次天空飄著雪花,我穿著單薄的演出服在露天的場地唱《七仙女送子》,凍得直打哆嗦還是要硬挺著把戲唱好。”張梅香說。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國家對于民間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像茂腔這樣的地方傳統(tǒng)藝術、特色劇種更加注重傳承、發(fā)展和保護,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扶持補貼政策。文藝工作者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為了賺錢糊口走東家、串西家演出賺錢,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研究茂腔劇目的編排與創(chuàng)作上。劇團嘗試新的創(chuàng)作,將茂腔與膠州秧歌結合排出新作《秧歌情》,登上北京大劇院、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甚至代表劇團首次到韓國進行文化交流。茂腔,不僅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成為了中國藝術名片,受到外國友人鐘愛。

熱愛

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張梅香的名字源于這句詩,她的茂腔生涯也正應了這蘊意。從藝以來,她受到宿艷琴、王艷秋、張茗華等茂腔名家的指導,在長期的舞臺演出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逐漸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讓這枝“茂腔之花”開始盛放。

在張梅香的藝術人生之旅里,陪伴她共同經歷歲月洗禮的,除了舞臺上的光芒,還有她那位始終如一的伴侶徐增亮。徐增亮不僅是生活中的溫暖依靠,更是張梅香藝術道路上的堅定支持者。“我的丈夫從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yè),非常有才華。當時我一天演出三場,有時候還會臨時加演一場。為了讓我休息好,公婆幫著照顧孩子,丈夫便承擔起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在事業(yè)上給予我很大的支持。丈夫負責樂隊,我負責演出。我們在劇團共同成長,也是劇團的模范夫妻,在演出空當,我的丈夫總是語重心長地給我講解劇情和人物。”張梅香回憶起與丈夫共同成長的那些歲月,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張梅香記得《清風明月秧歌香》那部茂腔與秧歌結合的戲,當時徐增亮一有空閑,便和她一起探討這部戲里這段唱腔用什么表情,用什么樣的曲調。

身為劇團的主要演員,張梅香清晰地記得當年結婚是臘月二十六,沒過幾天,正月初一就要回本地演出了。用她的話說:“顧得了事業(yè),顧不上孩子。”張梅香每次演出一出去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從孩子六個月開始,就到日照、煙臺、威海等膠東半島演出,走遍了茂腔的流行區(qū)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為劇院帶來非常好的社會影響力。

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部分,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一襲藍衣,“鄭月素”緩緩登場作掩淚狀,一聲“大人吶”,便愁腸百轉,一個凄苦怨女的形象就當下分明了……這是張梅香從藝46年匯報演出《羅衫記》時的場景。“茂腔作為地方戲,需要傳承,但在傳承中更需要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茂腔中的地方方言土味重,隨著社會的變化,我們也會微調唱腔,讓老中青三代都能聽懂,也愿意傳承下去。”張梅香說。

1981年,她主演的茂腔創(chuàng)作戲《燕雙飛》到省里參加第一屆山東戲劇演出月活動即獲得表演二等獎;1986年,她主演的《弘文才女》《金嫂子》獲山東戲劇演出月活動表演一等獎;2002年,張梅香參加國家“國花”杯中青年戲曲演員表演大賽獲“十佳花旦獎”;2011年,60歲的她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紅戲會”展演活動,演出的現代戲《紅嫂》獲得優(yōu)秀表演獎。

追求

把茂腔藝術傳承下去

退休之前的張梅香一直在表演第一線,每天都要演三四場戲。“我經常半個月出去匯演不回來,平時還要帶學員練基本功。”2001年退休后,張梅香并沒有閑下來,她去劇團輔導青年學員,幫他們排戲;還在膠州市老年大學和西海岸新區(qū)的老年大學開辦茂腔藝術班。

“續(xù)一把沂蒙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3月1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膠州市市南小區(qū)文化活動中心三樓,張梅香老師與22位學員們登臺表演茂腔《紅嫂》。再現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沂蒙山區(qū),紅嫂為親人細熬雞湯,為傷員包扎傷口的場景。張梅香正在給學員們指導“拿起長勺攪拌雞湯”以及“革命的紅旗,高插在蒙山上”這段表演的動作。茂腔演唱,離不開中國民族樂器的伴奏,在教課現場,75歲的王寶亭用打擊樂器板鼓開場,打一下板再敲一下鼓,緊接著主弦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陸續(xù)響起來了。80歲張名海是主弦京胡之一,他跟著張梅香伴奏也有14年了。用他的話說:“名家才能唱好,給名家伴奏才能顯出水平。由于多年給張老師伴奏,她要求嚴格,一音一符不能有錯,對節(jié)奏的把握也要求準確。這么多年來,她也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唱腔準確的學徒。”

張梅香老師教中老年學唱茂腔,用表演結合說唱的方式,一年一個班能教四部茂腔戲。從她的粉絲到學員,有的不遠幾十公里來學茂腔,有的追隨她學茂腔二十多年。跟隨張梅香學習茂腔十年多以來,膠州市市南小區(qū)梅香茂腔班的學員沈明珍最拿手的是《趙美蓉觀燈》《繡寒衣》《江姐》《繡紅旗》《朝陽溝》等。“每年都有匯報演出,夏天的周周演、鄰里藝術團演出,我們個個都能登臺表演。”負責這個茂腔社團班的副班長張淑珍和王淑珍自豪地說。“小時候文化下鄉(xiāng)時,我聽張梅香老師的茂腔,就喜歡上了她的唱腔。2018年,打聽到張梅香老師在老年大學教茂腔,我就報了班,跟著她已經學了六七年的時間,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教我的第一首茂腔戲《趙美蓉觀燈》。”學員張玉芝向記者娓娓道來。

72歲的張梅香還說“戲曲要從娃娃抓起”,她大力推進扶貧募捐、戲曲進校園等社會公益活動。在當地的職工幼兒園、膠州市常州路小學、膠州市阜安小學等辦起少兒茂腔培訓班,在每年的暑期,張梅香義務參加膠州市小小非遺傳承人的培訓,從壓腿、走臺步等基本功,到唱腔、表演、身段、唱念做打等,全部言傳身教。

此外,劇本創(chuàng)作、舞臺布景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這些茂腔不可缺少的部分,張梅香也一一傳承。“我的學生已經有在省里拿一等獎的了。”張梅香培養(yǎng)的學生,有的考入山東藝術類院校,有的辦起劇團,有的在社區(qū)成為文藝骨干,有的考上了茂腔劇團……目前,張梅香每周五上午在市南小區(qū)文化中心教中老年人唱茂腔,每周六在膠州市文化館教小學生茂腔表演,她退休二十多年來教授學員累計上萬名。

有人形容張梅香,說她“戲比天大”,在她看來,是茂腔讓她走出鄉(xiāng)村登上舞臺,是鄉(xiāng)親們的支持、觀眾的喜愛,讓她可以從事她喜歡的職業(yè)并不斷綻放魅力。

即使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她依然經常活躍在街道、社區(qū)組織的文化展演活動中。用她的話說:“不能因為自己是國家一級演員就高高在上,別人請你去演出是尊重你,肯定你的演出成果和藝術成就。”她對學員分享更多的一句話:“只要我身體健康,就一直教下去,非遺文化茂腔的傳承永遠在路上。”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馬妮娜 馬丙政 攝影報道

■人物簡介

張梅香,女,膠州市人。師承曾金風,工青衣、花旦。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戲劇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山東“尖子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代表人物之一。從藝五十多年來,張梅香先后主演了70多出大型茂腔劇目,獲得過3項國家級金獎,8項省級大獎,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茂腔代表性傳承人,在茂腔傳承的藝術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堅實閃光的足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