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青久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亚洲无码久久精品视频_熟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話題 > 正文

抗擊疫情,希望本身就是一味良藥

當前,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新階段,疫情不嚴重的地區(qū)人們正在陸續(xù)復工上班,此時疫情的威脅還會表現(xiàn)在心理層面。心理健康研究領域,有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問題”取向的研究偏好。以焦慮、抑郁、恐懼為主題的研究要遠遠多于以希望、信心、愛這樣主題的研究。但其實,希望本身就是一味良藥。不同的人,面臨相同的逆境時,主觀上的壓力程度往往是不同的。積極應對,面對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不過度焦慮,能夠生出希望感的人,往往也會恢復得更快。

許多人看到疫情的消息,有時會非常難過,會期待“拐點”的早日到來。這種時候,其實在采取問題取向——想著的是問題和答案。雖然問題和答案真的很重要,它和一個個生命和千萬個家庭有直接的關系,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動力,方能遠離徘徊和悲觀。希望本身還能點燃更多的希望。因疫情而感到憂慮的,遠遠不只是處于疫情中心的武漢人或者湖北人。有時,未必是因自己是否會患病而擔憂,而是為了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

樂觀的情緒,對緩解其他患者、一線醫(yī)護人員以及所有人的焦慮很重要。無論艙內還是艙外,無論武漢、湖北還是其他地方。人在悲沉和重壓下,也完全可以滋長出積極的東西。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最近的調查顯示,疫情下有很多人經歷了積極的應變過程。74.0%的作答者更加注意鍛煉身體;65.6%的作答者表示自己比以前更加注意個人衛(wèi)生;有57.7%的作答者從醫(yī)務人員和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中體會到世界上充滿真愛;有53.8%的作答者意識到世事無常,決定以后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這些,永遠都在,也是我們一直都在追尋的希望。

焦慮什么時候會成為問題?焦慮過多,成為不可承受之重的時候,其作用機制和這次新冠肺炎有類似之處,人類免疫力不足是問題,但是免疫機制帶來的過度反應卻異常兇險。在過分焦慮的情況下,人們會被焦慮感所籠罩,無法集中精力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那種不安和內心擾亂感會導致個體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耐心。特別是對他人缺乏耐心往往會誘發(fā)人際關系的惡性循環(huán),焦慮源進而擴散蔓延。

我們需要習慣與病毒或各種細菌等生物共存的生活,它們無處不在。這實際上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醫(yī)學的高度發(fā)展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傳染病已經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傳染病一直在我們中間尋求機會,因為病毒始終都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與人類和平共處,但是不時也會興風作浪。人類生來就與這種不安全的情形相伴,這里不僅僅是病毒和疫病的威脅。交通事故、戰(zhàn)爭、自然災害和各種疾病,幾乎在我們這顆星球上無時不在,其實就是人們的日常。

人們對上班感染疫病的過分擔憂,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投射。此時此刻,內在的不安終于找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理由。因此,應對的第一步,就是認清不安全感是一個正常體驗,不必過分放大。如果過分關注內心不安的部分,就會把這種不安全感放大。當然,焦慮癥是一種明確地列入疾病診斷和分類手冊中的精神障礙,需要有三個要素才能下診斷:癥狀、持續(xù)時間和對社會功能的影響。與它僅一字之差的焦慮則常指焦慮癥狀。大多數(shù)人體會到的僅僅是焦慮癥狀,如惴惴不安、心神不寧、輾轉難眠等,遠達不到焦慮癥的診斷標準。

如果按照專家的指導,做好充分的防護,還是覺得上班的路上充滿風險,并為此內心充滿恐懼。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此前有沒有類似的恐懼感,那段時間經歷了什么。內心深處很可能也有過類似的不安全感,甚至比現(xiàn)在更甚。心理學上認為,人的一生都在成長,總有特定階段的任務與之相伴。新冠疫情終究會過去,但是接納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可能是我們終身都會面臨的任務。沒有一段經歷是沒有價值的,經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禮,希望每個人最終都會獲得內在的成長。

除了關注疫情之外,看看是否有其他重要的事需要開始著手做。如果可以,開始動手去做它。如果沒法集中精力,可以嘗試做一些難度低的小事,洗衣服、拖地、陪孩子閱讀等。經過這次隔離,許多人都重新認識了工作的意義,其實家務也是一樣。親手整理出一個干凈整潔的家,自己也會有成就感,有助于對抗焦慮。也可以多嘗試,動起來。比如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規(guī)律地堅持自己平時喜歡的運動。如果沒有,不妨從最簡單的廣播體操開始。也可以練習深呼吸。如果這是你第一次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學習深呼吸,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肩膀提起來了,這個姿勢不正確,網上有不少教學視頻,這里就不贅述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元素。其實,潛在的風險應對從生活中折射出來,可能也就成了愛的樣子。比如,在孩子剛剛學會走路,每次經過紅綠燈的時候,父母會指著紅綠燈,讓孩子跟自己念“紅燈停、綠燈行”;孩子大一些的時候,父母會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可以沿著人行道小跑,但是以馬路口為限,到那里必須停下來等待;再后來,雖然可能不牽手,但過馬路的時候,父母和孩子都還是會跟得比較近,彼此呼應心安。這個過程,就是應對風險的過程,也包含著滿滿的愛的勇氣和力量。逆行的醫(yī)護人員和志愿者給了我們那么多感動,原因就在于此。

這個世界并不是絕對安全,但也不必刻意去冒一些風險,比如吃野味。我們餐桌上的食譜,不僅來源于菜園、果園和養(yǎng)殖場的農民和工人的雙手,更來源于祖先世世代代與大自然打交道積淀而來的智慧。這些食譜,不僅考慮了營養(yǎng),更是考慮了安全。大多數(shù)讓人類很難對付的病菌,都來自野生動物。這些病菌對野生動物而言可能不是大事,但是對人類而言卻異常兇險。遠離野味,不僅事關文明,還與安全息息相關。(作者:王葵,系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