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豪華月餅重出江湖,這次是打著“文創(chuàng)”旗號。幾塊平常月餅,躺進仿古的鐵盒里,裝在布藝刺繡的手袋中,身價立馬翻番。
這樣口頭賣月餅實為賣盒子的情景,大家并不陌生。幾年前,冠以“皇家”“貴族”等名頭的高檔月餅曾充斥市場,輔之以層層包裝,燕窩、魚翅等豪奢配方或贈品,價格動輒上千乃至破萬?;蔚脑嘛灒c佳節(jié)美肴相去甚遠,還成為滋養(yǎng)不良作風的溫床。借由“八項規(guī)定”的清風,從中央到各地以節(jié)慶為正風肅紀的關鍵節(jié)點,旗幟鮮明反對奢侈浪費,豪華月餅才逐步退出江湖。戒奢尚儉、激濁揚清,“樸實過節(jié)”也成為新風尚。
與當年相較,眼下的“文創(chuàng)”月餅似有不同。它沒有鑲金鍍銀,不太涉及公款吃喝。但也正因如此,才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追問:各類包裝爭奇斗艷,如果沒有作風問題,是不是就真的沒有問題?幾塊月餅本不到一斤,“精心打扮”后可達4斤,增出來的“重”到底是什么?是花里胡哨的包裝,是材質繁復的外盒,更是迅速躥升的價格。而就市面上這些“文創(chuàng)”月餅來看,大多無非包裝上仿仿古做做舊,加入點傳統(tǒng)元素,文化蘊于何處,創(chuàng)意又有幾分?如此這般,到底是月餅味濃了,文化味重了,還是浪費更多了?
“風清氣正”“簡約適度”,不只是黨政部門的作風要求,也應當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風尚。雖然為“天價商品”一擲千金,看起來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這并非就是合情合理。片面追求奢華包裝的附加值,不是讓一些人破費那么簡單,還會消耗大量資源,加劇環(huán)境污染。此前有調查顯示,中國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裝性垃圾,其中一半以上屬于豪華包裝。換言之,資源是公共的,成本是共擔的,無論是商家也好、消費者也罷,都沒有資格如此浪費。而隱藏其間的攀比之風、虛榮做派,又有可能成為社會難以承受之重。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中秋佳節(jié),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真正傳承傳統(tǒng)文化,根植于心,是一種注重過去、現在、未來發(fā)展的圓融。它與天價無關,與豪奢無關。(湯華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