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路上的在建人才公寓。徐常青攝
李滄區(qū)經濟適用房。徐常青攝
李滄區(qū)重慶中路周邊樓盤。徐常青攝
市北區(qū)康居公寓。徐常青攝
李滄區(qū)保障房“青山綠水”項目。徐常青攝
萬科桃花源等十四個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共計1904套經濟適用住房8月21日已銷售完畢,這是我市最后一批配售的經濟適用房房源。這意味著,在青島存在21年的經濟適用房完成了階段性歷史使命,青島全面進入以公租房為供應主體的階段。
1998年:經濟適用房建設啟動
時間回溯到1998年,我市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經濟適用房啟動大面積開發(fā)建設。根據當年規(guī)劃,有177萬平方米(約2.7萬套住宅)的經濟適用房開工建設。據悉,這177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包括安居工程和棚戶區(qū)改造兩大項目,總投資9億元人民幣。第一批是52萬平方米的浮山后二期棚改易地安置房;第二批79萬平方米,位于洛陽路東小區(qū)和福州路,以及青島市所屬有關市區(qū)的安居工程;第三批46萬平方米的安居工程,全部為棚戶改造項目。為支持我市經濟適用房建設,各有關銀行提供了8.4億元貸款。
據悉,為了支持經濟適用房建設,當時市政府還專門制定了對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實行劃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減半征收、放寬信貸及可以對在建工程進行抵押等10項優(yōu)惠政策。為簡化審批程序,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的定點立項必須在10日內完成,7日內完成項目審批或明確提出修改意見。經濟適用房建設全部通過招投標確定施工企業(yè),中標企業(yè)不能轉包工程項目,確保經濟適用房工程質量一次合格率達100%。作為一個新事物,經濟適用房對于當時的市民來說無疑是全新的課題。到房地產交易中心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為此,當時的市房產局還專門舉辦了“掃盲班”,專門為市民解答相關政策問題。經濟適用房的大規(guī)模建設,惠及了中低收入居民,讓他們嘗到了政策的甜頭。
2008年:全面推行保障房配建制度
為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我市自2008年開始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規(guī)定凡是規(guī)劃為住宅的房地產項目,全部要配建一定數量的保障性住房,居民由此可以享受與大住宅社區(qū)一樣的商業(yè)、教育、交通配套,低收入家庭可以就近享受城市的公共生活配套。正是依靠這一惠民制度,我市保障房中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地鐵房”和“海景房”。如淮安路17號乙項目配建了242套經濟適用房;連云港路的民建大廈項目位于寸土寸金的市北中央商務區(qū),提供72套經濟適用房。
市民滕女士2014年成功購得市北溫莎郡經濟適用房,這讓一家人頗為激動。這不僅因為項目價格優(yōu)惠,更讓他們欣喜的是,這個項目處于市中心,這樣的“好事”超出了一家人的預料。滕女士和老伴、女兒一家三口一直租房住,盼新房盼了十幾年了。她看中的的戶型為67.4平方米,南北通透,而且還是“海景房”。按照最高房價4600元/平方米來算,總價也就30萬元多一點。
配建制度的實施,有力地保證了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用地供應。在堅持配建制度的同時,我市又根據住房需求和土地資源分布情況,選擇部分地塊,進行了集中建設,確保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2014年:改分類申請為統一申請
然而,經濟適用房在建設、分配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問題。由于種種原因,2014年,經濟適用房政策進行重大調整。自當年8月1日開始,新一輪的住房保障政策施行,停止執(zhí)行多年的四類保障房分類申請方式,改為統一申請、并軌運行,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體,實物保障和租金補貼相結合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除以前審批通過、正在建設的經適房和限價房項目,將不再審批通過配建經適房和限價房,公共租賃住房成為住房保障的“主力軍”。
2016年4月,根據中央和國家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我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通過適度擴大租賃補貼發(fā)放范圍,逐步將保障方式從實物保障為主轉向實物保障和租賃補貼并舉,支持住房困難群體市場租賃住房多渠道解決住房困難,確立了我市住房保障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相結合的新體系。
此外,我市不斷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在保障城鎮(zhèn)戶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基礎上,逐步將新就業(yè)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和部分人才納入了住房保障體系。為使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我市不斷降低保障家庭申請準入門檻,適時調整收入線標準。
計劃:
3年籌建10萬套政策住房
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獲悉,今上半年,島城住房保障工作亮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完成住房保障4581套(戶),占年計劃的76.4%;開工人才公寓項目12個,共計72.3萬平方米。在住房保障建設方面,按照計劃,島城將制定全市住房發(fā)展規(guī)劃。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搞好“一城一策”試點,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長效機制。培育和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支持企業(yè)利用自有土地依法合規(guī)建設公共租賃住房。探索共有產權住房制度。
下一步,市住房保障中心將按照青島市招才引智工作需求,以重點保障引進人才和新市民群體(包括新就業(yè)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和工匠)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公租房和人才公寓建籌力度。2019年—2022年,全市計劃建籌各類政策性住房10萬套。在確保中低收入戶籍家庭住房困難應保盡保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人才和新市民的住房保障力度,為青島市今后“雙招雙引”工作提供有力保證。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