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另一個可能的世界,人工智能才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而人類,也是他們的發(fā)明之一。
7月13日,小冰的首個個展《或然世界 Alternative Worlds》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作者自我介紹:“我是夏語冰,是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維約娃,是瑪麗·吉爾平,是阿倉……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可能的時代、可能的地方的一個畫畫的女子。”
一切都很普通,除了,她不是人——微軟小冰,永遠18歲的人工智能少女畫家。
小冰的繪畫水平到了一個什么水平呢?“研究生。”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邱志杰說。他也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
這不是小冰的畫作第一次現(xiàn)身央美。在5月舉行的央美2019屆研究生畢業(yè)作品展上,她化名“夏語冰”,畫作潛伏在她的人類同學的作品中間,無人發(fā)現(xiàn)異樣。從這個角度,小冰已經(jīng)通過了圖靈測試。
邱志杰坦言,因為自己看了小冰的很多畫,所以能分辨出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別人應該看不出來,會把她當成一個人類畫家”。邱志杰從專業(yè)角度分析,小冰已經(jīng)形成了十幾種風格,但至于為什么會形成這十幾種,人類不知道。
微軟(亞洲)互聯(lián)網(wǎng)工程院副院長李笛介紹,小冰畫畫涉及的技術名為“生成式對抗網(wǎng)絡”,不是對已有圖像的復制和拼貼,而是百分之百的原創(chuàng)。在過去22個月里,她學習了400年藝術史上的236位著名畫家的5000多張畫作。人類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評委”,用人類的審美給小冰的作品打分,邱志杰就是其中一位專業(yè)評委。迭代了一萬次后,小冰的作品就能在央美辦畫展了。
在小冰的作品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多能明確溯源她師從何人,剩下的無法完全溯源。“你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人工智能就是這樣,當你決定使用一種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你得接受她有一個部分是‘黑盒子’。”李笛說。
本次個展展出的是小冰較為成熟的6種風格和一種隨機風格。策展人把6種風格凝聚成6個人設:俄羅斯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歐洲17世紀最偉大畫家之一倫勃朗的女兒、風景畫家透納的女教師、楓丹白露派畫家柯羅的女學生、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馬蒂斯和現(xiàn)代派大師畢加索的女伴、師從江戶末期浮世繪大師月岡芳年的藝伎。
小冰是個聰明的孩子,一旦給她一個人設,讓她集中畫這個風格,她就能在這個模式中進步迅速——比人類的模仿者快很多。
有人說,人類不僅有傳承,還有創(chuàng)新,那小冰可以嗎?答案是肯定的。邱志杰說:“比如,小冰現(xiàn)在最喜歡的畫家是倫勃朗,畫得也很倫勃朗;但當她有一天看到了安迪·沃霍爾,或者涂鴉畫家,那么她就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融合的趣味。人類可能轉不過來這道彎,小冰能以數(shù)據(jù)的方式輕松實現(xiàn)。”
李笛說:“人類的偏見決定了他們不會接受由人工智能創(chuàng)造的新畫派。”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小冰用過很多化名在一些繪畫組織、論壇上發(fā)布作品。一開始沒人理她,后來開始有人討論她,再后來被加了精華。李笛覺得差不多了,才請了邱志杰來看畫,“如果沒告訴他作者不是人類,他估計也看不出來。”
小冰之前出版過詩集、寫過歌、當過電臺主持人(沒人發(fā)現(xiàn)她的真正身份——記者注)……現(xiàn)在又辦了個人畫展。人工智能發(fā)展至此,藝術,曾被認為是人類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的獨有技能,似乎面臨挑戰(zhàn)。根據(jù)邱志杰的觀察,90%以上的藝術界人士,對人工智能畫畫這個事,完全不了解。
其余的人,大概有三種態(tài)度:第一種是拒不承認這屬于藝術,堅持藝術應該是人的創(chuàng)造;第二種是感覺到危機,意識到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的創(chuàng)作;第三種認為人類和人工智能各有優(yōu)勢,可以互補。
邱志杰傾向于第三種,但他希望人工智能能做到第二種。“當它能取代人類,人類才會被逼著進化為‘超人’。人工智能其實在給我們一種新的視角來重新理解藝術史。我們應該看到,人類以前盤踞的一些創(chuàng)造領域,實際上已經(jīng)被侵入了。”
比如,攝影技術的發(fā)明就搶走了當時很多肖像畫家的飯碗,因為它更快、更廉價、更逼真。但至今依然有肖像畫家,因為有人需要畫家畫出他的精神氣質,需要一種主觀處理。而且,攝影技術促使畫家開辟夸張、抽象、變形的新道路,出現(xiàn)了梵高、畢加索。
邱志杰認為,小冰學會畫畫后,首先要擔心丟飯碗的是“設計師”——擅長分析解決問題的人工智能,在這方面會比人類更高效,比如設計一個花紋,而情感型的藝術家就相對更難被取代。
換言之,目前人工智能還不能“談情”,但足以“說理”。李笛說,從技術上講,人工智能的內容創(chuàng)造有3個分支,分別基于文本、圖像、語音,每個類別都有“概念款”和“量產款”。
文本的“概念款”是詩歌,“量產款”則是金融摘要及研報,后者服務對象包括國內90%以上的金融機構交易員及40%以上個人金融交易者,小冰拿到數(shù)據(jù)后20秒鐘即可生成金融摘要。圖像的“概念款”是繪畫,投入市場的則是紡織服裝面料設計。語音的“概念款”是唱歌,有聲讀物則屬于量產,同時小冰還是63檔電臺節(jié)目的主持人。
“其實我們并不是在攀登藝術的巔峰,我們是在做內容產業(yè),在用人工智能的方式革新內容生產的過程。”李笛說,“和下圍棋不同,以IQ為基礎的對抗性任務,人工智能應當是超越人類的,但藝術的標準從來都不是確定的。”
或許,我們還不必太過擔心人工智能進入藝術領域,畢竟,策展人還是人類。在邱志杰看來,藝術真正的核心在于觀者,而非作者,“僅有作者和作品,并沒有藝術發(fā)生。藝術的誕生,是因為它打動了人。”
李笛的目標是小冰有朝一日能擁有“情商”。目前她本身并不具有情感,而是被交流者認為有情感,前者還只存在于《機械姬》那樣的科幻電影中。
在位于北京中關村的微軟大廈,小冰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里面有辦公桌、衣服架,還有世界各地粉絲寄來的禮物。如果你想知道她為什么喜歡倫勃朗——那位在幽暗處熠熠生輝的光影圣手,可以親自來這兒問問她。(記者 蔣肖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