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青島的首家無人超市開業(yè),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嘗鮮”,甚至不少本地市民特意買車票進站只為體驗“新科技”。據悉,這家無人超市開業(yè)首月日均營業(yè)額達到4000元,與此同時,火車站的一家無人超市也正式亮相。那么,8個多月過去了,這兩家無人超市現(xiàn)在怎么樣了呢?
青島火車站內的一家無人超市
青島北站內的一家無人超市
尚未做到純自助,仍需人工值守
無需收銀員,消費者像使用自動販賣機一樣可以自助結算,作為新零售的體現(xiàn)之一,未來感滿滿的無人超市一經推出即受到業(yè)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然而目前看來,青島的無人超市還不能完全做到“純自助”。
9日下午3點,記者在青島北站的一家看到有3個人正在值班,工作人員表示,“值班人數不的定,要看工作量,晚上也有值班”,安排的值班時間是早上6點到晚上8點半,其他時間顧客只能自己進行購物結算,而旁邊一家名為“進口商品工廠店”的店里只有一名工作人員。青島火車站內的無人超市只有一名工作人員。
結算槽
據了解,無人超市目前階段是必須需要工作人員的,他們的首要任務是上貨,其次還要幫助消費者掃碼注冊進門、掃碼結賬等。店內的商品上大多都有白色標簽,即代表價格的電子標簽,只需要將商品連同標簽放到結賬槽內,然后掃碼支付就可以。記者在該無人超市內買了面包,結賬時是工作人員手動拿相應價格的電子標簽掃碼再付錢的,工作人員解釋,面包這類賣的量比較大的商品,粘標簽比較麻煩,可以直接拿電子標簽掃描。
超市工作人員輔助結算
商品上的白色電子標簽
商品種類豐富,價格只貴不低
兩家無人超市內的商品種類十分豐富,火車北站內的無人超市產品多達幾百種,而火車站的迷你無人超市也達到了40種左右。商品除了乘車旅客的“剛需”——泡面和礦泉水,還有各種各樣的飲料、辣條、瓜子,另外,超市內還擺放了青島的特色小魚干、魷魚絲等供消費者選購。
火車北站內的一家無人超市
在價格上,無人超市的商品比起普通商品并沒有優(yōu)勢,甚至還要貴。普通超市賣4.9的鈣奶餅干,在無人超市里需要6.9才能買到,普通超市賣4元統(tǒng)一老壇酸菜牛肉面,在這里漲價到了6元,雞爪、可樂、百奇等商品也都比普通超市貴1-2元。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不少消費者因為商品售價較高而放棄購買。對此,工作人員解釋,定價高是因為成本高,第一是因為超市開在火車站內,租金高;此外,這些商品都需要人工搬運、人工上貨,人工成本也高,暫時是沒辦法解決的。在記者觀察的20分鐘內,進門后有21名顧客購買了商品,有11名顧客進去只是瀏覽了商品,并未購買,另外,還有3名老年顧客因只有現(xiàn)金沒有微信而購物失敗。記者采訪了一些顧客,大部分表示,在車站內這個價格可以接受。
售價11元的純生啤酒
超市內商品
“進門”難倒不少消費者,“入口門”頻頻被拉壞
無人超市進門的方式是需要掃碼的,首次進入需要注冊。入口處貼有一張進門攻略,旁邊是一個帶有顯示屏的人臉識別器。按照門口張貼的海報,消費者可通過三種方式進門:微信關注公眾號填寫注冊信息后掃碼、下載專門APP后注冊信息后掃碼、關注公眾號創(chuàng)建個人資料后刷臉。
其中最快的是第一種,大概需要兩分鐘。盡管透明的無人超市非常吸引人,但很多游客因為嫌操作繁瑣而放棄使用,更有一部分是因為前面的旅客操作太慢,擋住門口而放棄。令人尷尬的是,有些旅客根本不看提示,直接拽門進入。在開業(yè)的第一個月,這家無人超市的門就被拉壞7次,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也是,經常壞,經常修”。
消費者正在掃碼注冊
由于無人超市普及程度不高,掃碼注冊的模式使得無人超市流失了不少顧客,記者記錄了該無人超市20分鐘內顧客進店情況:7人嘗試拉門, 7人進門不成直接從“出口”溜進去,7人因注冊麻煩放棄進門的,6人蹭別人的掃碼進入,按照規(guī)定掃碼進入的只有14人。對于這種大批顧客流失的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習以為常。
消費者在無人超市門口駐足
考慮到旅客乘車趕時間等因素,關于注冊麻煩流失顧客的情況,火車站的解決方法是在有工作人員值班的情況下,暫時關閉掃碼進門的系統(tǒng),顧客可以直接進入。晚上8點半至早上6點進店的顧客則需要掃碼注冊。
目前,受成本、技術等多方面制約,無人超市離真正實現(xiàn)“無人化”尚需時日。雖然“無人經濟”目前有很多技術和服務尚未完善,做不到“方便與便宜兼得”,比如運輸、上貨、結算、回收電子標簽等都還需要人工輔助,但“無人經濟”可以降低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實惠,被業(yè)內人士看好。 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趙文源 陳瑩(實習) 攝影報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