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坐公交車時,馬路邊有兩位清潔工人在清理公交車電纜線上的白色方便袋。
我坐的這輛車不是充電的公交車,可是師傅把車停在兩位清潔人員身旁,打開車門跟他們說注意安全,上面是高壓線,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清潔人員連聲道謝,公交師傅關(guān)上車門后,車上一位老奶奶說:你真是個好人,這跟你無關(guān),你完全可以不管,可是你硬是停下車告訴他們,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你的品質(zhì),也能看到你家人的品質(zhì)。
2
昨天我去馬路南邊的菜市場買菜,在我買餛燉皮兒的時候,一男的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跟攤主說話。
那人說:哎,爺們兒,我那餃子皮兒留下了吧?
攤主回到:對不起哥,今兒他們就送了一點,讓一位大媽全拿走了。
那男的一聽惱了,嗶哩嗶哩地開罵。
平均百分之七十是臟話,上一代,下一代,全罵在攤主身上。
攤主覺得自己有錯,沒有回任何話,只是不停打電話,希望做餃子皮兒的師傅可以再送一些。
罵人的中年男子還是不依不饒,說就是送來我也不要,我要把你攤子掀了,我讓你在這兒做不下去之類的話語。
從這兩件事情就能看出每人的品質(zhì),公交師傅在家一定是個非常和善的人,中年男子在家可能是個會隨時爆炸的煤氣罐,因為喜怒無常,你不知道哪句話會惹到他,然后引發(fā)爆炸。
人都習(xí)慣性的從細節(jié)看人品,比如給別人遞東西,如果是需要別人幫助,那就在開頭加個“請,麻煩你了”之類的話語,結(jié)束的時候加個“謝謝”,這都是很簡單的話語,從幼兒園時老師就教過了。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反而把最基本的言語表達不出來了,在別人幫助你后,你不只沒有感恩的心,反而覺得理所當然,這個時候你就已經(jīng)脫離了雙方平等的那個級別關(guān)系了。
因為你覺得我讓他做什么事情,他也做了,他應(yīng)該做,有了一次,就會有二次,久而久之,你就會把最基本的禮貌用語丟之腦后。
我比較認死理兒,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求助他人還是幫助他人,都習(xí)慣性的說些感謝的話語。
跟長輩說話時會用“您”,以表示對他的尊重,就是讓幾歲的小外甥拿東西也會說謝謝,然后就會看到他在接受了他姐姐幫助后習(xí)慣性的說謝謝二字!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話語有些疏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不這么以為,反而覺得人跟人之間更應(yīng)該多“客氣”,以示尊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