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留住記憶?人們會說:文字、圖像和聲音,當然還有實物。實物能保留記憶的直觀形象,它帶著當時環(huán)境的立體氣息,忠實地守護著一個時代的“源代碼”,好像是記錄歲月的活化石。我喜歡去博物館,那里聚集著最多的“活化石”,無聲的訴說更有沖擊力。前不久,在膠州灣畔的紅島經(jīng)濟區(qū),我在一個叫“宿流”的村里,被他們的“留住鄉(xiāng)村記憶”活動所感觸,更為他們的村史博物館所驚訝和嘆服。
剛進了他們社區(qū),我先在“宿流”牌子前楞了一下,比較少見的地名,起碼比王哥莊李家埠什么的有文氣。接著我讓宿流的博物館給震住了,一個普通的漁村,不僅辦起了博物館,而且辦得有板有眼風生水起,可以說名副其實展品豐富,有些讓人過目難忘,同行的王澤群和韓嘉川,也在嘖嘖稱贊。
我問陪我們參觀的館長李知林,村里為什么要辦博物館?李館長說:“我籌劃博物館多年,可惜咱資金、條件都有限,搜集不到更好更多的實物和展品,都說要不忘鄉(xiāng)愁,咱就力所能及,盡量給后人留下點歷史記錄吧!”
我馬上想起在來宿流的路上,高新區(qū)的荊立海指著面包車外面,說這一片村莊全拆,進來的是高科技外資企業(yè)。我趕緊往窗外看了看,那是一個很平常的漁村,低矮密集的石頭平房遠處,是一排排矗立在天際線的高樓大廈,我們行駛在寬闊明亮的水泥道路上,再一看即將拆遷消失的村莊,有些形影相吊,破敗冷清。
李知林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接著說,時間不等人,形勢和環(huán)境也不等人,這些年,城市化的進程太快了,一個個村莊被大樓取代,一代代人的生活場景全變了,再不給歷史做點記錄,我怕下一代人都忘了他們來自哪里,現(xiàn)在的青年人整天玩手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容易數(shù)典忘祖。
李館長瘦高個,臉膛黝黑,是個土生土長的紅島人。剛見面我以為他是個在船上打魚的漁民,結(jié)果一介紹,他以前是鎮(zhèn)上文化站的站長,一直與文化打交道,還出版過一本《紅島民間故事》的書。鎮(zhèn)領(lǐng)導劉贊國說,宿流博物館沒有李知林是建不起來的,老李對村史博物館真下了功夫,說他嘔心瀝血也不過分。
李知林說他多年前就有建村史或漁島博物館的想法,抽空就去搜集一些民間老 物件,到前幾年他正式退休,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搞博物館了,他把全部精力都投進去,走街串巷,進家入戶,花錢買那些即將消失的老東西,簸箕、風箱、舊床、漁網(wǎng)等等,有一次他推著地排車去拉一個石磨盤,差點累癱在路上。
宿流博物館有2000多件展品,其中不少是熱心村民無償捐助的,有人還把家里珍藏的老古董送來了。我在博物館看到了不少文物級的東西,有陶瓷、玉石、掛件和紅木家具等等,在這里搞個鑒寶會沒問題。
在宿流博物館狹小的空間里,實物和藏品柜擺的滿滿當當,墻上也被照片和展板覆蓋,一些模擬制作的歷史物件也縮小了。我注意到,他們典藏物品和陳列展品比較講究,從歷史進程上循序漸進,圖文并茂,在視覺上感覺不累。從我們開始上樓,過道上就是一幅幅的黑白老照片,其中一張是五六個男女孩子,衣衫襤褸,有的赤身裸體,一看就是年代久遠的真實場面,讓人心生憐憫。
進了博物館內(nèi)部,首先是最早的宿流先民,幾件陶器和粗陋的生活用具,這是村莊的源頭。接著是出海捕魚,宿流村人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各種按比例縮小的漁船,船上的用品,實物為主。還介紹漁業(yè)的發(fā)展變遷,從樁漁時代,到草網(wǎng)捕魚,蘆葦捕魚,一直到今天的科學捕魚,遠海捕魚。
在一個圓柱形的瓷器前,我看到說明板上寫著“毛筒”,心里疑惑是不是弄錯了,我喜歡收藏多年,對老瓷器也接觸過不少,便向李館長說,“毛筒”應該是“帽筒”吧?古代官人放帽子用的,雖然同音不同字,可是意思全變了。李館長笑了,看來你也讀過馬未都的古瓷研究,我沒弄錯,在紅島就是“毛筒”,是過去閨女出嫁,娘家作為陪嫁送的瓷器,專門用來放雞毛撣子,你看這個高度,比“帽筒”矮那么一點。
我又給展板上的解說詞提意見,建議直白和精煉些,我指著這一段:“第一展室用新石器的余輝拉開序幕,以宿流先民的由來為主體,漁島先民生活用過的陶器和各種生活用具,輻射到人類的延續(xù),完善于第一展室。”我說新石器時代很難考證,最好科學嚴謹些,“余輝”“輻射”“完善”之類有些花里胡哨,博物館還是莊重些為好,甚至盡量不用形容詞,寧欠勿過。
博物館里的海草屋是按原大做的,在樓房里感覺有些壓抑。海草屋的屋頂是真的海草,能聞到一股海的腥味兒。屋里擺放的家具廚具也是當年用的東西,我走進海草屋里面,土炕鍋灶,被油煙熏黑的墻壁,一個破飯桌,所有的生活用具破破爛爛,我站在那兒,似乎走進了歲月深處,恍惚觸摸到了若干年前的生活,觸摸到了那些溫度和痕跡,我莫名其妙打了個寒噤。
的確,博物館能保存和恢復歷史,他們在激活漸行漸遠的許多風化的回憶,他們在書寫和鐫刻人類前行的檔案記錄。一個村級博物館,使我沉浸其中,想到了很多很多。(來源:青島日報)